细菌性阴道炎是怎么引起的

举报/反馈2023-07-21 11:53

细菌性阴道炎可能是由细菌过度生长、激素水平变化、阴道pH值失调、紧身衣物穿着、频繁使用抗生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细菌过度生长

正常情况下,阴道内有多种微生物存在,包括乳杆菌等有益菌群。当某些条件导致这些菌群失去平衡时,可能会出现乳杆菌减少、其他有害菌增多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导致阴道微生态失衡,进而引发细菌性阴道炎。例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起耐药性细菌过度生长。

2.激素水平变化

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影响阴道内的环境稳定性,使得阴道防御机制减弱,易受病原体侵袭而发生感染。针对此原因引起的不适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雌激素类药物进行调理,如戊酸雌二醇片、结合雌激素片等。

3.阴道pH值失调

阴道pH值失调是指阴道内环境的酸碱度偏离正常范围,通常由细菌过度繁殖引起。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有醋酸氯己定成分的洗液清洗外阴部位,有利于抑制细菌滋生,改善不适症状。

4.紧身衣物穿着

紧身衣物穿着不利于局部通风透气,容易使汗渍和分泌物滞留于皮肤表面,为细菌提供有利的生存环境。建议女性平时尽量穿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以减少对私处摩擦刺激。

5.频繁使用抗生素

频繁使用抗生素会使敏感菌株减少,同时也会诱导耐药性的产生,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为了避免耐药性的发展,应谨慎使用抗生素,并遵循医生的处方指导。

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特别是对于有细菌性阴道炎病史者,可以做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并保持外阴干燥清洁。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