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放射性肠炎
举报/反馈2024-08-11 12:58
放射性肠炎是指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引起的肠道组织炎症反应和损伤。
放射性肠炎是由于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时辐射剂量超过一定限度,导致肠道黏膜细胞DNA受损,进而引起细胞死亡、炎症反应和纤维化。
长期或高剂量的辐射可能导致肠壁血管收缩、血供减少,进一步加重肠黏膜损伤。典型症状包括腹泻、腹痛、便血等,严重者可出现肠梗阻、穿孔等并发症。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症状。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结肠造影、CT扫描或MRI成像,以评估肠道结构异常。实验室检测可能包括全血计数、电解质分析以及粪便常规和培养。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非甾体抗炎药如美沙拉嗪可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腹泻;重度病例可能需行肠切除术。
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水分摄入,维持良好的排便习惯,确保充足的休息时间,以减轻肠道负担。
相关文章
- 2025-02-04下肢浅静脉炎红肿吃什么药好
- 2025-01-31缺血性心肌病严重不严重怎么判断出来
- 2025-01-26阴超可以查出内膜息肉吗
- 2025-01-22同型半胱氨酸偏高会导致胎停吗
- 2025-01-18手指骨折关节变弯可以恢复吗
- 2024-08-20轻度肾萎缩能治疗吗
- 2025-01-13非球面镜片和球面镜片区别隐形眼镜
- 2025-01-13胃窦糜烂炎是什么症状
- 2025-01-09腺肌瘤和腺肌病
- 2025-01-04什么叫黄色素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