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性糖尿病是什么
举报/反馈2024-10-27 16:18
类固醇性糖尿病是由皮质类固醇治疗引起的暂时性高血糖状态,通常在停药后可自行恢复。
类固醇性糖尿病是由于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导致体内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进而影响胰岛素分泌与作用异常所引发的高血糖症。这主要是因为皮质类固醇通过抑制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活性来降低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该疾病可能引起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典型糖尿病症状,也可能无明显临床表现。如果患者存在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的情况,出现上述典型症状时,需警惕发生类固醇性糖尿病的可能性。
确诊类固醇性糖尿病需要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及C-肽水平测定。这些测试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胰腺β细胞的功能是否受损。治疗类固醇性糖尿病的关键在于减少皮质类固醇剂量或更换非激素药物。同时,饮食调整和适度运动也必不可少。必要时,医生可能会考虑给予短期胰岛素替代治疗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患者应避免过度摄入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如白米饭、面条等,以减少餐后血糖波动。此外,定期监测血糖并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也是管理此类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相关文章
- 2025-02-13外耳道疖肿不疼了几天能消肿吗
- 2025-02-04测出怀孕多久可以药流
- 2025-01-31臀部骨头发热是怎么回事女性
- 2025-01-26慢性宫颈炎会异常出血吗
- 2025-01-22人体钠高需怎么治疗才能好
- 2025-01-18急性荨麻疹的症状是什么
- 2025-01-14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寿命是多久呢
- 2025-01-09胃肠型感冒会畏寒吗
- 2025-01-04胎儿宫内窘迫的病因是什么意思
- 2024-12-31强直性脊柱炎会引起肠道病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