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是什么意思
举报/反馈2024-08-18 15:19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是指由于化疗药物对造血干细胞的毒性作用导致骨髓中各种血细胞生成减少或停止,引起外周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下降的现象。
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接受化疗时,化学药物会杀灭快速增殖的白血病细胞,同时也会影响正常造血干细胞。
骨髓是造血的主要器官,当其受到抑制时,造血功能受损,无法正常产生足够的血细胞。骨髓抑制可能导致贫血、乏力、感染风险增加等症状加重。具体表现为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以及易疲劳、活动后气促等不适感。
为了评估骨髓抑制的程度和类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血生化检查、骨髓穿刺术及相关免疫学检查。针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通常需要支持性治疗,如输注红细胞、血小板或其他成分血制品。同时,医生也会考虑使用促进造血的药物,如EPO、GM-CSF等。
骨髓抑制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出血风险,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加速恢复。
相关文章
- 2025-02-16肺功能障碍严重吗怎么治疗
- 2025-02-12急性肾衰临床分期可分为
- 2025-02-07人流后复查宫腔积液是什么意思严重吗
- 2025-02-03脊髓损伤 大小便痛痒
- 2025-01-30肝炎能怀宝宝吗会不会传染
- 2025-01-26肌肉注射打到坐骨神经怎么办
- 2025-01-21骨结核是什么病症状
- 2025-01-17踝关节粉碎性骨折手术难度大吗多少钱
- 2024-07-23干燥综合征会引起喉咙疼吗
- 2025-01-12皮肤病皮炎传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