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有哪些

举报/反馈2023-08-07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主要是由ATP7B基因突变所致,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该病的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损害、肝脏损害、神经系统损害,以及肾脏损害等症状。

1、锥体外系损害:ATP7B基因主要位于肝脏中,所以当肝脏中的ATP7B基因发生突变时,就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受损,从而引起肝豆状核变性;

2、肝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损害、肝窦溶解、肝细胞质的水肿等,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导致肝功能损害,也会造成肾脏损害,主要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肾小球结构受损,从而导致肾功能损害;

3、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的损害,如肌张力障碍、面部扭曲、运动迟缓、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也会导致神经系统损害,主要是由于ATP7B基因突变导致神经系统的损害,从而造成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4、肾脏损害:肾脏损害的主要表现为肾小管的变性、坏死,导致肾功能的损害,引起肾脏的代谢功能障碍,可导致高血氨血症,主要是由于ATP7B基因突变导致肾脏损害,从而造成肾脏功能异常。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只能通过基因遗传,所以后代有可能会发病,建议家族中有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一定要做好基因检测,明确是否家族遗传,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后续的产前诊断。患者在确诊后应及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锌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以延缓病情的进展。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权威医院 同城医院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