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性矮小症
举报/反馈2024-08-25 11:23
垂体性矮小症是由于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身高低于同龄人正常水平的一种疾病。
垂体性矮小症由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引起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影响了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
主要是因为遗传因素、原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引起的。患者可能表现为身材矮小、头围小于年龄相应标准50%以上、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智力低下等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面部特征幼稚、性器官未发育成熟等情况。
确诊垂体性矮小症通常需要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血清生长激素测定、X线检查以及甲状腺功能检测等。其中生长激素激发试验通过注射促生长因子后观察生长激素反应来评估垂体功能。针对垂体性矮小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长激素替代疗法和营养支持治疗。生长激素替代疗法可使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进行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包括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和维生素D补充。
垂体性矮小症患者应定期监测身高增长情况,同时关注营养均衡,避免过度节食,以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 2025-02-02急性扁桃体发炎很严重吗
- 2025-01-29肺癌神经性内分泌癌生存期多久
- 2025-01-25胳膊惯性脱臼手术有什么后遗症?
- 2025-01-21一个多月的宝宝缺钙有哪些症状呢
- 2025-01-16垂体瘤出血有什么症状
- 2025-01-11子宫不正出血是怎么回事
- 2025-01-07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手术费多少钱
- 2025-01-03梨状肌不治会自己好吗
- 2024-12-29七个月宝宝拉绿粑粑是什么原因
- 2024-12-25睡觉起来下眼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