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艾滋病患者出现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主要是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导致。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散在红斑、丘疹、鳞屑等症状,部分患者皮损可累及全身,常见病因以及诊断依据如下:
一、症状:
皮损好发于躯干、四肢,以腹股沟、臀部多见,其次为头皮、面部、颈部和腿部等。皮损初起为红色毛囊性丘疹或斑丘疹,逐渐发展为脓疱,约10天左右结痂脱落而愈。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或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腹泻、皮肤干燥、消瘦等全身症状。
二、诊断依据:
1、血液检查:HIV-1/2抗体阳性,CD4+T淋巴细胞明显下降;
2、组织病理学检查:病变组织刮片在镜下可见急性期的海绵状脓疱,真皮乳头层和网状层内有单核细胞浸润,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3、HIV核酸检测:核酸扩增检测HIV-1/2抗体阳性,或者核酸DNA阳性,即可明确诊断;
4、其他:除血液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外,还可通过HIV抗体检测、HIV基因型耐药检测等明确诊断。
此外,若患者出现全身症状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可使用依曲伟林等药物缓解皮肤症状。对于继发感染的患者,应积极控制感染,如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等。
- 2025-02-04脑出血昏迷多少天判定植物人
- 2025-01-31骨折四个月地方疼正常吗
- 2025-01-27牙疼主要原因是什么
- 2025-01-22喉咙有息肉是什么症状
- 2025-01-18吃东西舌头苦怎么办
- 2025-01-14血管瘤适合吃什么食物和水果
- 2025-01-09输卵管堵塞怎么疏通
- 2025-01-05双眼外斜是什么原因
- 2024-12-31脑囊肿微创手术多少钱
- 2024-12-27咬破口腔溃疡吃什么好的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