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分级是什么
举报/反馈2023-08-07 02:47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主要特点为骨量下降及骨细微结构遭到破坏,多发于老年人群,好发于髋部、脊柱、骨盆等部位,根据骨质疏松症的程度,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此类骨质疏松症患者,其骨量以及骨密度均出现下降,但无骨骼结构的改变,常见于女性绝经期后的女性,其骨质疏松症分为三级,即I级、II级、III级。
1、I级:在骨密度上属于正常,在骨质上无明显缺损,日常生活中不易发生骨折;
2、II级:骨质疏松具有骨量下降,但无明显结构上的破坏,如骨骼出现压缩性的骨折,但无明显的骨骼变形;
3、III级:即骨质疏松伴有骨结构的改变,如骨骼压缩性骨折,或者股骨颈骨折等。
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其他疾病和药物引起,如内分泌性疾病、胃肠道疾病、肿瘤性疾病等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如内分泌性疾病,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激素瘤等,可引起骨转化或骨吸收异常,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而胃肠道疾病中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引起成骨细胞活性减低,以及肾脏病变,导致钙、磷吸收障碍,造成骨质疏松。此外,肿瘤性疾病中的前列腺癌、肺癌、白血病等,均可导致骨质破坏,进而引发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原则为积极治疗原发病,并针对骨质疏松予以对症治疗,日常可通过多摄入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适当运动,多晒太阳等方式,以补充钙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维生素D。
相关文章
- 2025-05-07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多久来月经
- 2025-04-2980岁女性老人尿失禁是什么原因
- 2025-04-20耳朵长了脂肪瘤
- 2025-04-12拔完智齿肿胀的地方发热怎么回事
- 2025-04-03儿童细菌性感冒发烧要几天才能退烧呢
- 2025-03-18黄疸性肝炎转氨酶1800
- 2025-03-10脑癌原因有哪些方面
- 2025-03-04臀中肌综合征有什么症状
- 2025-02-28骶髂关节软骨损伤症状
- 2025-02-24骨裂吃什么食物好得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