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黄疸是什么病
举报/反馈2024-08-29 13:00
梗阻性黄疸是一种由于胆汁流动受阻导致胆红素积累而引起的疾病。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胆管内结石、肿瘤等病变阻碍了胆汁流出肝脏,使胆汁不能正常流入小肠,引起胆红素浓度升高。
胆红素通过受损的肝细胞膜进入血液,然后被运输到肝脏重新摄取,形成胆汁淤积。患者可能经历皮肤和眼白发黄、尿液呈深色、右上腹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是因为胆红素在体内的积累导致的。
诊断梗阻性黄疸通常需要进行血清胆红素水平检测、超声波扫描、CT扫描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胆道结构。针对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其原因。例如,对于胆管炎患者,可以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进行抗感染治疗;若为胆石症,则可考虑手术切除胆囊。
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胆汁排泄,减少黄疸对身体的影响。
相关文章
- 2025-02-17脚后跟骨质增生和跟腱炎
- 2025-02-13轻微的孤独症怎么治疗好
- 2025-02-09手指甲的10大疾病征兆有哪些
- 2025-02-05肺炎不发烧有什么症状吃什么药
- 2025-01-31牙齿后面的肉肿了很痛越来越痛怎么办
- 2025-01-27前列腺腺泡腺癌与前列腺腺癌一样吗能治好吗
- 2025-01-23出血热疫苗多打一针会怎样
- 2025-01-18牙齿下颚疼痛什么原因导致的
- 2025-01-14神经损伤脚背勾不起来多久能好
- 2025-01-09左肾压迫静脉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