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溶血性黄疸的征兆

举报/反馈2025-02-09 15:43

新生溶血黄疸的征兆包括胆红素增高、贫血、肝脾肿大、巩膜及皮肤黄染、尿液呈浓茶色,这些症状可能提示新生儿溶血病,需及时就医。

1.胆红素增高

胆红素是衰老红细胞分解后的产物,在肝脏中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形成。当肝脏无法有效地摄取和处理血液中的未结合胆红素时,会导致其浓度升高。胆红素主要积聚在血液循环中,可导致巩膜及皮肤黄染。

2.贫血

由于遗传或获得性的红细胞寿命缩短致破坏加速,骨髓造血功能受损,铁利用障碍等,导致贫血的发生。

新生溶血性黄疸的征兆

贫血可能导致心脏扩大以增加血流量,还可能伴随呼吸困难等症状。

3.肝脾肿大

肝脾肿大可能是由于溶血导致的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上腹不适、腹部压痛等症状。

4.巩膜及皮肤黄染

巩膜及皮肤黄染是因为胆红素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而在体内积累,使皮肤和黏膜呈现黄色。黄染通常从眼睑开始,逐渐扩散到面部、躯干和四肢。

5.尿液呈浓茶色

尿液呈浓茶色通常是由于胆红素进入尿液后氧化变色所致。这种颜色改变可能表明胆红素排泄异常,进一步支持溶血性黄疸的诊断。

针对新生溶血性黄疸的症状,可以进行血常规、肝功能测试以及胆红素水平检测来评估病情。新生儿患者常采用光疗或换血疗法进行治疗,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建议密切监测患者的胆红素水平,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加重皮肤黄染现象。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权威医院 同城医院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