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功能改变是什么

举报/反馈2023-09-25 01:06

病毒性肝炎功能改变表现为ALT和AST升高,且可能伴随胆红素升高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反应,病毒复制活跃时,会损伤肝细胞,导致肝功能异常。肝细胞受损后,转氨酶如ALT和AST会释放到血液中,引起这些指标升高;同时,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会引起胆红素水平上升;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则会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患者可能会经历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

为诊断病毒性肝炎功能改变,常需进行肝功能测试,包括ALT、AST、ALP、GGT、总胆红素和白蛋白水平检测。此外,还可进行HCV抗体、HBsAg、HBeAg等特定抗原或抗体检测以确定感染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其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乙肝主要通过口服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酯进行治疗;丙肝则可使用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肝功能损害,保肝治疗是关键,如甘草酸制剂、水飞蓟宾等。

患者应避免饮酒,保护肝脏,确保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身体康复。定期复查肝功能,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