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降段粘膜白色绒毛状改变什么意思
举报/反馈2024-10-19 17:18
十二指肠降段粘膜白色绒毛状改变是指在内镜检查中发现的十二指肠降段黏膜表面出现异常的白色绒毛状病变,可能是息肉、腺瘤等疾病的征象。
十二指肠降段粘膜白色绒毛状改变可能与十二指肠息肉、腺瘤等疾病有关。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增生形成赘生物,表现为白色绒毛状结构。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病变持续发展,可能会引起消化道出血,导致呕血、黑便等症状。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可以进行胃镜检查、超声内镜检查以及血液学检查如CEA和CA19-9检测。针对十二指肠降段粘膜白色绒毛状改变,可遵医嘱采用内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如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MR)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SD)。对于恶性肿瘤,则需要手术切除并配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建议患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饮食习惯,以减少胃肠负担,促进病情恢复和管理。
相关文章
- 2025-02-20囊性结节和结节有区别吗
- 2025-02-16三十多龅牙可以调整吗
- 2025-02-11吃完避孕药多久后会出现撤退性出血
- 2025-02-07打鼾会导致什么危害
- 2025-02-03验血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区别大吗
- 2025-01-29什么是高血钾症和高钾血症
- 2025-01-25腰椎管里长瘤有什么症状
- 2025-01-21癔症发作时自己知道吗
- 2025-01-17化脓性中耳炎用什么药比较好
- 2025-01-12小颌畸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