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群体性癔症?

举报/反馈2023-08-02

群体性癔症一般指的是由于受到生理、心理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个体间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产生的一种癔症发作的现象,常表现为分离性身份的转变和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倾向。群体性癔症多发生于20-40岁的年轻女性,较难预料,也没有特定的传染源,疾病的发生与遗传、个性、生活事件、生活压力等各种应激因素有关。

1、遗传:如果父母一方患有癔症,则子女患有该病的风险会比普通人群高,具有遗传倾向;

2、个性:如果患者的性格本身就有缺陷,如存在抑郁倾向、焦虑倾向等,则更容易诱发该病;

3、生活事件:如重要亲人离世,或者工作压力过大、遭受委屈等,也比较容易诱发群体性癔症;

4、生活压力:生活中存在一些诱发因素,如竞争激烈、无法及时调整自身情绪等,也比较容易诱发群体性癔症。

由于该病没有特异性的病因,临床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遵医嘱服用地西泮、氯硝西泮等药物,或者进行心理治疗,以及服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B族维生素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同时建议患者学会自我疏导,并且充分休息,应避免独处,以防发生交通事故,对生命健康产生威胁。另外,患者应正视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