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举报/反馈2024-09-01 14:15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伴随腹泻、腹痛等症状。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免疫异常有关。
这些因素导致肠道内出现持续的炎症反应,进而形成溃疡。患者可能出现腹泻、腹痛、血便、体重减轻等典型症状。此外还可能会有发热、恶心呕吐的情况发生。
诊断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通常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血液学检查以及粪便常规化验。结肠镜检查看到病变部位的特征性表现如阿弗他样溃疡可确诊;血液学检查包括C-反应蛋白和血沉率升高;粪便常规化验可见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增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通过口服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缓解症状,例如柳氮磺吡啶和美沙拉嗪。对于重度活动期患者,医生会考虑使用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或氢化可的松,以迅速控制病情。
患者应避免食用高纤维、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症状发作。
相关文章
- 2025-01-31肺炎恢复期一般是多久
- 2025-01-27假性痫性发作的治疗
- 2025-01-2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怎么引起的原因有哪些呢
- 2025-01-18新生儿慢性溶血性黄疸的三大特征
- 2025-01-14乳糜胸引起的胸腔积液重症肺炎严重吗怎么治疗
- 2025-01-09眼眶疼眼球胀胀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2025-01-05舌头上面发黑是什么症状
- 2024-12-31胃反酸烧喉咙怎么缓解
- 2024-12-27血管发痒什么原因呢
- 2024-12-23切牙龈瘤需要多少钱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