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怎么回事
举报/反馈2023-07-31 14:52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是由颅内动脉瘤破裂、颅内动静脉畸形破裂、颅内肿瘤卒中、颅内感染性疾病导致血管壁损伤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颅内动脉瘤破裂
由于先天性因素、创伤、炎症等引起颅内动脉壁局部薄弱、管腔局限扩大而形成动脉瘤,在血流冲击下易发生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脑血管造影术以确定动脉瘤的位置和大小,并可能需行介入栓塞或开颅手术夹闭。
2.颅内动静脉畸形破裂
颅内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的血管发育异常,由异常沟通的动脉和静脉组成。当畸形团受到血压波动影响时,容易破裂出血,导致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针对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包括微导管栓塞和经皮穿刺血管内治疗,如经颅磁共振引导微创手术。
3.颅内肿瘤卒中
颅内肿瘤压迫邻近结构或肿瘤组织坏死、破裂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诱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对于颅内肿瘤卒中的治疗通常涉及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减少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力,防止进一步出血。
4.颅内感染性疾病导致血管壁损伤
颅内感染性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可累及软脑膜和血管壁,使其变得脆弱,易于破裂出血。抗结核药物治疗是处理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手段,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以及吡嗪酰胺等。
建议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和头颅MRI扫描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加重颅内压力。
相关文章
- 2023-08-01不同类型的椎管狭窄鉴别方法
- 2023-07-31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