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是什么腹泻
举报/反馈2024-09-29 10:56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特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发热。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志贺氏菌侵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并繁殖,导致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炎症刺激肠道分泌增多,同时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进而引发腹泻。典型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以及里急后重感。
腹泻通常为水样便,每日次数可多达十次以上,严重者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诊断细菌性痢疾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大便常规加隐血试验、大便培养及药敏试验等实验室检查。此外,医生还可能会建议做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扫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以排除其他潜在病因。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主要措施是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来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常用药物有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对于重度脱水患者,可能需住院接受静脉补液治疗。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食用高脂肪、辛辣食品,以减少胃肠道负担,促进恢复。
相关文章
- 2025-02-04血脂高要忌口哪些食物
- 2025-01-31急性脑梗死的危险期
- 2025-01-26甲状腺腺肿瘤严重吗怎么治疗
- 2025-01-22小孩头晕呕吐是中暑了吗怎么办
- 2025-01-18孩子过敏性肺炎症状有哪些
- 2024-10-03恶性肾囊肿能活多久呀
- 2024-09-11克拉霉素和布洛芬可以一起吃吗
- 2025-01-13肺感染会有什么后果
- 2025-01-1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治疗原则是什么
- 2025-01-08六个月婴儿能吃什么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