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举报/反馈2024-10-03 23:07
慢性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体液、母婴垂直传播以及性接触传播。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活动,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当与他人共用未经消毒的剃须刀、牙刷时,可能会导致微小伤口处的血液传播。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持续复制,会导致肝脏受损,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随发热、黄疸等情况发生。
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血清学检测,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anti-HBc)等指标的检测;此外,还可通过肝功能测试如ALT、AST来评估肝脏状况。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是控制病情进展,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风险。常用的药物有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核苷类似物,能够抑制病毒复制。
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是避免与感染者的体液直接接触,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使用个人卫生用品时需谨慎。对于高危人群,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也是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关文章
- 2025-02-22脑梗脑动脉硬化有哪些症状
- 2025-02-17尿路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有什么症状
- 2025-02-13神经纤维瘤属于神经性疾病吗
- 2025-02-09冠脉硬化症是什么意思?
- 2025-02-05肺源性心脏病主要引起a左心衰b右心衰吗
- 2025-01-31外耳道炎有什么症状多久能好
- 2025-01-27迟发性酒精过敏是什么症状呢
- 2025-01-23加巴喷丁胶囊对坐骨神经痛有用吗?
- 2025-01-18婴儿乳糖不耐受症状怎么查出
- 2025-01-14右肾输尿管狭窄怎么治疗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