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度近视视网膜脱落
举报/反馈2023-09-06 18:39
高度近视眼由于眼轴延长、眼底结构变性,导致视网膜内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的一种疾病。

高度近视引起的黄斑部视网膜前膜牵引力增加,可能导致神经上皮层脱离。此外,遗传因素如家族史也与高度近视有关,可能增加患视网膜脱落的风险。典型症状为突然出现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或扭曲以及闪光感。这些症状可能伴有眼部疼痛、漂浮物或黑点移动的感觉。
常用的诊断手段包括检眼镜生物显微镜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这些检查可帮助评估视网膜健康状况并确定是否存在裂孔或其他异常。对于未发生的视网膜脱落,可通过佩戴矫正眼镜或屈光手术来控制近视度数以预防并发症。对于已经发生的视网膜脱落,则需要及时激光光凝封闭裂孔或玻璃体切除术以稳定视网膜。
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对于高度近视患者,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护眼睛健康。
相关文章
- 2025-05-06女性盆腔发炎的症状
- 2025-04-28女性胸口正中间骨头疼看什么科
- 2025-04-19脑血管瘤3个办法消退掉了会复发吗怎么治疗
- 2025-04-11子宫畸形的治疗
- 2025-04-02粘液腺囊肿传染吗怎么治疗好
- 2025-03-17甲亢症状是什么病?
- 2025-03-09宫颈息肉有多发性的吗
- 2025-03-03肺炎衣原体感染的主要疾病是
- 2025-02-28囊性包块可能是什么
- 2025-02-24怀孕40天自然流产有什么症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