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性黄疸与慢性肝炎
举报/反馈2024-08-20 12:15
肝细胞性黄疸是由慢性肝炎导致的肝脏损伤和胆汁代谢障碍引起的。
肝细胞性黄疸是由于慢性肝炎引起肝细胞受损,影响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分泌和排泄过程,导致血液中的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此时,肝细胞内积累的胆红素会渗透到血液中,形成胆红素血症。患者可能经历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以及尿黄、皮肤瘙痒等黄疸特征表现。
为诊断肝细胞性黄疸,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肝功能测试、超声波检查、CT扫描或MRI以评估肝脏结构和功能。针对肝细胞性黄疸的治疗取决于其原因,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进行治疗;酒精性肝炎则需要戒酒并配合护肝药物治疗。同时,患者需避免肝脏负担加重因素,如饮酒、高脂饮食等。
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限制脂肪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相关文章
- 2025-06-13甲状旁腺切除后手脚麻木怎么治
- 2025-06-04支气管炎与慢性支气管炎有区别吗
- 2025-05-27排卵期出血后吃药后多久会来月经
- 2025-05-18走出焦虑症成功方法怎么走出焦虑症的
- 2025-05-01尿路感染反复发烧10天正常吗
- 2025-04-22宝宝髋关节发育不好会有哪些后果
- 2025-04-14念珠菌病症状男性怎么治疗
- 2025-04-05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患者产褥期可以哺乳吗?
- 2025-03-28主动脉重度狭窄怎么办能治好吗能活多久
- 2025-03-26三个月小宝宝吐奶有粘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