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壁心肌缺血改变是什么意思
举报/反馈2024-12-19 10:20
下壁心肌缺血改变指的是心脏下壁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肌细胞功能受损的一种病理状态。
下壁心肌缺血改变通常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减少。这可能是由于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进展所致。患者可能经历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由体
力活动诱发,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
为了进一步评估下壁心肌缺血,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心电图、负荷试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核素心肌显像等检查以评估心肌的功能和血液供应情况。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以及硝酸酯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扩张冠状动脉;严重情况下可考虑冠脉介入治疗如经皮冠脉介入术。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并遵循医嘱服用预防性药物是关键。
相关文章
- 2025-01-31乙肝病毒检测低于下限还会传染吗
- 2025-01-27脑部出血10多毫升后遗症是什么
- 2025-01-22急性鼻咽炎一般几天恢复好
- 2025-01-18骨折神经损伤多久才能恢复正常生活了
- 2025-01-14妊娠合并肠梗阻的处理
- 2025-01-09肛门纤维瘤治疗方法
- 2025-01-05慢性骨髓炎治疗需要多少钱
- 2024-12-31眼病形成的原因
- 2024-12-27平坦糜烂性胃窦炎严重吗?
- 2024-12-23前列腺癌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