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检红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
镜检红细胞偏高可能是巨球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多囊肾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

1.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由于免疫球蛋白IgM水平持续升高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从而影响了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IgM单克隆丙种球蛋白是巨球蛋白血症的主要标志物,在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IgM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的特异性检测方法包括琼脂糖凝胶电泳、蛋白质印迹法等。
2.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寿命缩短,骨髓造血代偿性增生,可出现幼稚红细胞,因此可见红细胞数量增多。对于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治疗,首先需要确定溶血的原因,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治疗。
3.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炎症反应,如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此时肾脏损伤会导致红细胞从受损的肾小球基底膜漏出至尿液中,表现为镜下血尿,进而引起红细胞偏高的现象。肾小球肾炎的治疗通常包括控制原发病和对症治疗。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青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4.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时,细菌侵入泌尿系统,刺激膀胱黏膜,使其发生充血、水肿,严重时可导致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混杂于尿液中,使红细胞偏高。尿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增加,同时伴有镜检红细胞偏高,则支持尿路感染的诊断。进一步可通过尿培养来鉴定致病微生物种类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5.多囊肾
多囊肾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征为双侧肾脏出现多个大小不一的囊肿,囊壁易破溃出血,随尿液排出,造成镜检红细胞偏高。确诊多囊肾需通过超声波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来评估肾脏的情况。治疗可能涉及减少囊肿体积的药物,如厄贝沙坦片、非布司他片等。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以及血脂水平,以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必要时,应进行骨髓穿刺术、血清蛋白电泳等实验室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 2023-08-04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2023-07-20镜检红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