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小儿感染后免疫性肾炎的常见病原体是什么

举报/反馈2024-08-29

引起小儿感染后免疫性肾炎的常见病原体包括乙型肝炎病毒、巨球蛋白血症、结核分枝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这些病原体感染后,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异常反应,从而引起肾炎。

引起小儿感染后免疫性肾炎的常见病原体是什么

治疗需针对不同病原体采用相应抗病毒、抗结核或抗生素治疗,并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1.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针对病毒表面抗原的抗体,这些抗体会与病毒表面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肾脏损伤。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可用于控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减轻肾脏负担。

2.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单克隆IgM增多和骨髓瘤样表现。高浓度的IgM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C3,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脏,从而引起肾炎。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烷化剂可抑制B淋巴细胞增殖,减少IgM合成,缓解病情。

3.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细菌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上皮下和系膜区,激活补体,造成组织损伤。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可以有效杀灭结核分枝杆菌,防止进一步损害。

4.链球菌

链球菌感染后,体内会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其中抗核糖核酸酶“O”抗体与肾小球基底膜上的抗原决定簇有交叉反应,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上,进而引发免疫反应。青霉素G为优选抗生素,能够迅速消灭体内存在的致病菌,减轻炎症反应。

5.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后,与相应受体结合并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导致水肿和出血。万古霉素对耐药金葡菌仍保持强大抗菌活性,因此可作为严重感染患者的替代选择。

患者应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相关指标,以评估病情变化。建议进行乙肝五项检测、巨球蛋白血症相关血液学检查以及结核菌素试验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感染状况。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