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39就医助手 > 青浦医院查询 > 青浦县万寿医院 > 医院列表 > 健康资讯 > 正文

溶血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举报/反馈2023-08-04

溶血性贫血是指由于红细胞过快地被破坏,超出了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从而发生的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指由于红细胞过快地被破坏,超出了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从而发生的贫血。溶血性贫血发病原因较多,比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症等。

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由于红细胞膜的变形性异常,导致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呈小球形,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家族性地中海贫血;

2、地中海贫血:属于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主要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珠蛋白生成障碍,从而使红细胞易被破坏,出现溶血性贫血;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自身抗原的结构或功能发生改变,导致红细胞自身受到破坏,寿命缩短,也可出现溶血性贫血;

4、脾功能亢进症:可由于血细胞在脾内过度破坏,且破坏的红细胞多于脾脏,从而出现溶血性贫血。

此外,当红细胞内存在异常的致病基因,也可导致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劳累,注意休息,还应戒烟、戒酒,避免摄入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利于缓解溶血性贫血症状。患者出现溶血性贫血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不利于疾病恢复。

院内搜索
相关文章更多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或补充信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