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39就医助手 > 合肥医院查询 > 安徽省妇幼保健所 > 医院列表 > 健康资讯 > 正文

运动性损伤的治疗方法

举报/反馈2023-07-20

运动性损伤主要是由于体育运动造成的软组织损伤,或肌肉、肌腱的损伤,可出现皮肤青紫、肿胀、疼痛等症状。

运动性损伤主要是由于体育运动造成的软组织损伤,或肌肉、肌腱的损伤,可出现皮肤青紫、肿胀、疼痛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休息与制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药物治疗等,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处理。

1、休息与制动:需要进行大量的功能锻炼,以促进组织修复,但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需要进行局部冰敷,可使局部小血管收缩,从而减少出血,减轻肿胀。受伤48小时后可进行热敷,有利于血液循环,促进淤血消散。若出现局部疼痛症状,可遵医嘱适当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

2、冷敷:受伤早期进行冰敷可以使局部小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情况,从而减少组织渗出,缓解肿胀及疼痛症状。若受伤超过48小时,则可进行热敷,有利于炎症的消散,改善肿胀及疼痛;

3、加压包扎:可用弹力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有利于减轻肿胀,但应注意包扎过紧易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组织坏死;

4、抬高患肢:对于受伤肢体,建议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5、药物治疗:可遵医嘱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可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也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如吲哚美辛、依托考昔等,可帮助缓解局部炎症,减轻疼痛症状;

6、其他治疗:若运动性损伤造成的症状较严重,如出现骨折等,则需进行石膏外固定或手术内固定等,以促进骨折愈合。同时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再次进行相关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院内搜索
相关文章更多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或补充信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