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39就医助手 > 普陀医院查询 > 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 > 医院列表 > 健康资讯 > 正文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举报/反馈2023-09-17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发病机制是母子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出生后出现溶血。溶血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异常免疫反应,新生儿的红细胞被破坏,发生溶血的时候,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对红细胞进行杀灭,同时可能会出现严重贫血、黄疸等情况。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发病机制是母子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出生后出现溶血。溶血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异常免疫反应,新生儿的红细胞被破坏,发生溶血的时候,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对红细胞进行杀灭,同时可能会出现严重贫血、黄疸等情况。

一、发病机制:

Rh血型不合是溶血性贫血的一种,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Rh抗原的抗原性,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相类似,当Rh抗体与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后,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被破坏,引起血管内溶血,出现贫血、黄疸等情况。

二、症状:

1、轻型:常发生于生后2-3天,会出现寒战、高热、腰背痛、血红蛋白尿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脾肿大;

2、中型:多在出生后5-7天,以黄疸为主要症状,其次为贫血,且贫血程度较轻,一般不伴随肝脾肿大;

3、重型:出生后数天或数周后开始出现贫血,皮肤、巩膜黄染,还可能会出现茶色小便,严重时会发生脾功能亢进、胆汁淤积、肝功能异常,甚至会出现胆红素脑病。新生儿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贫血、黄疸、肝脾肿大,可能还会伴有严重的胆汁淤积、心力衰竭、水肿、呕吐、高胆红素血症,容易危及生命;

4、典型:通常新生儿与母亲血型一场,生后2-3天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贫血,还可能会出现肝脾肿大、贫血、黄疸等情况,而且症状较重。

如果新生儿出现溶血性贫血,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进行蓝光照射,严重的患儿可以进行换血治疗。

TAG:儿科|溶血|贫血|黄疸|腰背痛
院内搜索
相关文章更多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或补充信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