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为什么不能刮痧
举报/反馈2023-08-05 16:16
晚上不能刮痧,通常是因为刮痧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在晚上进行刮痧,可能会导致人体阳气被消耗,进而对脏腑造成损伤。中医认为,晚上属于阴气较弱的时间段,进行刮痧会导致体内的阳气被消耗,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阳气不足等症状,表现为手脚冰凉、乏力、嗜睡等。
1、损伤阳气:刮痧主要利用刮板在皮肤上摩擦、刮拭而进行,可使皮肤产生良性刺激,起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但由于晚上人体阳气被消耗,容易导致人体阳气不足,此时进行刮痧便可能会损伤机体阳气,从而导致阳气不足等症状加重;
2、失眠:晚上进行刮痧容易导致人体兴奋,从而促进睡眠,如果在晚上进行刮痧,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睡眠不足等现象,继而使人体出现疲劳、精神不振等症状,因此晚上不能刮痧;
3、月经期:如果在晚上进行刮痧,刮痧的过程中热力会刺激身体血液循环,可能会导致经血过多。如果女性在月经期进行刮痧,可能会导致经血逆流,从而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4、其他方面:如果体质较虚弱的人在晚上进行刮痧,可能会导致体内阳气不足,表现为手脚冰凉、乏力、嗜睡等。此外,如果在晚上进行刮痧后,没有注意保暖,可能还会出现受凉情况,导致感冒等。
在刮痧时,医生通常会根据病情调整刮痧的部位。刮痧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可以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如果在刮痧后出现皮肤疼痛明显,应及时停止刮痧,并到医院就诊。
相关文章
- 2023-08-05晚上为什么不能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