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分离性障碍
举报/反馈2024-10-28 10:54
分离性障碍是一种以解离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意识、记忆、身份或感知觉的分离或解体。
分离性障碍通常与童年期创伤经历有关,大脑对这些创伤的记忆被无意识地隔离起来,导致个体无法整合这些记忆。这可能与杏仁核过度激活和海马功能异常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选择性遗忘、人格解体或现实感丧失等现象。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发作的情感麻木、情感反应迟钝或缺失以及自我认同感的改变。
诊断分离性障碍时,常需进行心理评估,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必要时可进行脑电图、头颅MRI等神经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治疗分离性障碍的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疗法和眼动脱敏再处理技术;药物治疗则会遵医嘱使用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利培酮等。
面对分离性障碍,应保持耐心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避免增加压力源,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病情。
相关文章
- 2025-02-20颧骨褐青痣到底会不会复发
- 2025-02-15吃什么东西软化血管消除血栓呢
- 2025-02-11喉炎支气管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怎么治疗
- 2025-02-07小儿结膜炎怎么治疗好得快
- 2025-02-03脊柱骨关节炎吃什么药
- 2025-01-29手指的狭窄性腱鞘炎是什么意思
- 2025-01-25神经纤维瘤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 2025-01-21化脓性关节炎治疗方法
- 2025-01-16上颚疼鼻涕倒流怎么回事
- 2025-01-12为什么会突发过敏性皮炎症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