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炎是怎么引起的

举报/反馈2024-12-26 12:27

食管炎可能是由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酒精滥用、反流性胃炎食管裂孔疝、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食管炎是怎么引起的

1.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会引起胃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胃酸和胃内容物回流到食管,引起食管炎。建议患者遵医嘱更换药物种类或者减少用药剂量以减轻不适症状。

2.酒精滥用

酒精可以抑制胃黏膜细胞分泌黏液,降低其对胃酸的保护作用,从而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食道黏膜的侵袭性。此外,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进一步加重了胃酸逆流的发生率。戒酒是治疗酒精性食管炎的关键所在。对于已经出现严重症状者,可考虑给予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进行治疗。

3.反流性胃炎

由于贲门括约肌失去张力,胃内压增高,幽门括约肌的功能失调,造成十二指肠液、胆汁等反流入胃,破坏了胃粘膜屏障,使之产生炎症、糜烂、甚至形成溃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来缓解症状。

4.食管裂孔

当膈食管裂孔扩大时,腹腔脏器通过扩大的裂孔进入胸腔,使食管下端承受更大的压力而发生扩张,进而导致食管黏膜受损并引发炎症。手术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主要方法,包括开腹修补术以及腹腔镜下微创手术两种方式。

5.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

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是指食管下段括约肌无法正常工作,导致胃酸和消化酶倒流到食管中,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炎症和疼痛。患者可通过高纤维饮食和定期小餐来改善症状,也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促动力药物如莫沙必利片促进胃肠蠕动。

针对食管炎,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预防和管理该疾病。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