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性肝病是什么意思

举报/反馈2024-09-09

血吸虫性肝病是指由血吸虫寄生在人体肝脏内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血吸虫性肝病是由血吸虫成虫寄生于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后,虫卵沉积于肠壁并随血流反复迁徙所导致。虫卵可经淋巴间隙进入相应的淋巴管,并沿其逆流而上,当到达下腔静脉附近时,部分虫卵可通过膈肌而进入肝窦内。这些虫卵在肝组织内释放出各种代谢产物与分泌物,引起局部的过敏反应与组织破坏,进而形成嗜酸性脓肿;脓肿破裂后,虫卵及其毒性产物逸出,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异位的类上皮肉芽肿,即肝纤维化结节。

血吸虫性肝病是什么意思血吸虫性肝病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以及肝脾肿大等。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慢性腹泻、体重下降、贫血等症状。

针对血吸虫性肝病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肝功能测试、超声波扫描和粪便检测。其中,血常规可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肝功能测试可见转氨酶升高,超声波扫描可见肝实质回声增粗,粪便检测可发现血吸虫卵。血吸虫性肝病的治疗通常采用抗血吸虫药物吡喹酮进行驱虫治疗。对于急性期患者,需配合保肝药物如水飞蓟宾片以减轻肝脏损伤。

患者应避免食用可能污染水源的食物,如未煮熟的蔬菜和水果,以减少感染风险。同时,建议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对于生活在血吸虫流行区的人群,应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感染情况。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