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39就医助手 > 郑州医院查询 > 郑州人民医院 > 医生大全 > 刘迎龙
刘迎龙

刘迎龙

刘迎龙
医师资格证
医师执业证
 
身份证认证
服务均由认证医生提供

出诊地点: 郑州人民医院 知名

擅长领域: [ 展开全部 ] 刘迎龙教授从事心脏外科医、教、研工作近40年,在先心病外科作出突出贡献。作为第一完成人,提高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疗效及高危因素分析的临床研究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提高婴幼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疗效的临床与基础系列研究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月至5岁小儿法乐氏四联症的手术疗效及高危因素分析的研究获1998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经右外侧小切口矫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治疗及应用研究获2000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提高婴幼儿复杂先心病外科手术疗效有关的基础与临床实验研究获2002年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提高婴幼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疗效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2002年吴阶平医学研究—杨森药学研究二等奖。获国务院突出贡献的硕士研究生、跨世纪优秀人才、杰出青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级人选、北京市建功立业劳动模范、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负责和指导“九五”、“十五”、“十一五”等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著书1部,参加著书6部,培养硕士11名,博士43名,博士后6名。临床方面,年门诊量3000人次,年手术量达1000余例。创新技术10余项:通过对法洛氏四联症高危因素分析,扩大了法洛四联症根治术适应证,使手术死亡率大幅下降;首创术中灌注低温肺保护液实施肺保护技术;率先对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患者行诊断性治疗;对改良房坦、肺静脉异位引流等手术进行了术式创新;优化了超龄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复杂大动脉转位的手术适应证;首创经右外侧小切口矫治房、室间隔缺损及法洛氏四联症等心脏畸形的微创术式,减少患儿身心创伤,目前已手术万余例;率先开展了肺动脉融合术治疗肺动脉闭锁的研究,推行联合介入操作治疗肺动脉闭锁的相关技术研究。积极推动先天性心脏病三级防治网络系统的建立。十八年来在我国20余省市106家医院手术示范和技术指导,对提高我国心血管外科疾病的治疗水平作出贡献。多次赴海外进行技术交流和手术示范,介绍我国先心病的现状及发展,提高了我国心血管外科国际影响。作为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刘迎龙教授积极对新型合作医疗,城市卫生体制改革,先天性心脏病的三级防治建言献策。 [ 收起 ]

执业经历: 刘迎龙,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原北京阜外医院小儿心脏病中心主任,小儿心脏外科权威专家,郑州人民医院... [详细介绍 ]

在线咨询预约挂号

时段上午下午夜诊
抱歉,暂无该医生出诊信息
【说明】
突发情况会导致医生出诊时间、出诊地点、挂号费用等改变,具体请以医院官方信息为准。
医生介绍
医生简介

刘迎龙,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原北京阜外医院小儿心脏病中心主任,小儿心脏外科权威专家,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心脏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北京市副主委。中华胸心外科杂志、中国循环杂志、解剖与临床杂志、临床综合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国家科委科技成果、中华医学会科技成果评审和卫生部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

从事心脏外科医、教、研工作30余年,在心脏瓣膜及先心病外科作出突出贡献。近十六年主要从事婴幼儿重症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研究,创新技术10余项:扩大了法洛四联症根治术适应证,使手术死亡率降至1.1%;首创术中灌注低温肺保护液实施肺保护技术;对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改良房坦、肺静脉异位引流等手术进行了术式创新;根据我国大动脉转位患者就诊晚、病情重的特点,对大月龄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复杂手术进行了优化,推动了我国大龄危重大动脉转位诊疗水平的提高。对国际认为的手术禁忌“超龄大动脉转位合并重度高血压”实施根治手术,治疗1到12岁患儿近70例,没有出现死亡。

刘迎龙教授强调先心病的个体化、人性化治疗,首创右腋下小切口等多种微创术式,以减少患儿身心创伤;率先经右外侧小切口开胸行包括四联症根治等多种先心病微创手术近万例。近年来,针对我国肺动脉闭锁诊疗水平相对较低的状况,刘迎龙教授在我国率先开展了肺动脉融合术治疗肺动脉闭锁的研究,并于2007年国际心血管论坛上发布了肺动脉融合手术治疗肺动脉闭锁最大病例数的研究报告,获得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积极推行联合介入操作治疗肺动脉闭锁的相关技术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行肺动脉闭锁手术(数据仅统计到1996-2007年)138例,随访效果较佳,总体死亡率为10.9%(国外同种病例中期死亡率约为27%)。

刘迎龙负责和指导“九五”、“十五”、“十一五”等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著书3部,参加著书6部,培养硕士10名,博士50名,博士后7名。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刘迎龙个人曾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硕士研究生、跨世纪优秀人才、杰出青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级人选、北京市建功立业劳动模范、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以及北京市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刘迎龙教授前往国内百余家医院学术指导,带动了我国心脏外科的发展。多次赴海外技术交流,扩大了我国心脏外科的国际影响。

展开
收起
擅长

刘迎龙教授从事心脏外科医、教、研工作近40年,在先心病外科作出突出贡献。作为第一完成人,提高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疗效及高危因素分析的临床研究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提高婴幼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疗效的临床与基础系列研究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月至5岁小儿法乐氏四联症的手术疗效及高危因素分析的研究获1998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经右外侧小切口矫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治疗及应用研究获2000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提高婴幼儿复杂先心病外科手术疗效有关的基础与临床实验研究获2002年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提高婴幼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疗效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2002年吴阶平医学研究—杨森药学研究二等奖。获国务院突出贡献的硕士研究生、跨世纪优秀人才、杰出青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级人选、北京市建功立业劳动模范、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负责和指导“九五”、“十五”、“十一五”等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著书1部,参加著书6部,培养硕士11名,博士43名,博士后6名。临床方面,年门诊量3000人次,年手术量达1000余例。创新技术10余项:通过对法洛氏四联症高危因素分析,扩大了法洛四联症根治术适应证,使手术死亡率大幅下降;首创术中灌注低温肺保护液实施肺保护技术;率先对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患者行诊断性治疗;对改良房坦、肺静脉异位引流等手术进行了术式创新;优化了超龄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复杂大动脉转位的手术适应证;首创经右外侧小切口矫治房、室间隔缺损及法洛氏四联症等心脏畸形的微创术式,减少患儿身心创伤,目前已手术万余例;率先开展了肺动脉融合术治疗肺动脉闭锁的研究,推行联合介入操作治疗肺动脉闭锁的相关技术研究。积极推动先天性心脏病三级防治网络系统的建立。十八年来在我国20余省市106家医院手术示范和技术指导,对提高我国心血管外科疾病的治疗水平作出贡献。多次赴海外进行技术交流和手术示范,介绍我国先心病的现状及发展,提高了我国心血管外科国际影响。作为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刘迎龙教授积极对新型合作医疗,城市卫生体制改革,先天性心脏病的三级防治建言献策。

展开
收起
就诊评价0 我要评价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更多
仅提供出诊信息,可到医院挂号处挂号。
纠正或补充信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