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性肝炎的传染途径
举报/反馈2025-01-22 11:31
黄疸性肝炎的传染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体液接触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
黄疸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反应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这些病毒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人体后,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导致肝细胞损伤、坏死,同时产生胆红素并引起血清胆红素升高,出现巩膜、皮肤黄染现象。典型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还可能伴随发热、尿黄等症状。
诊断黄疸性肝炎通常需要进行肝功能测试、血清胆红素水平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等实验室检查,必要时可进行超声波检查或活检组织学分析。
针对黄疸性肝炎的治疗需个体化制定,一般包括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患者应避免饮酒,保持充足的休息,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确保营养均衡,促进身体康复。
相关文章
- 2025-01-30天天刷牙牙龈出血的危害
- 2025-01-26腰椎退行性变是什么病严重吗
- 2025-01-22黄疸性肝炎的传染途径
- 2025-01-18非特异性肋软骨炎怎么治疗方法
- 2025-01-13阴囊上软纤维瘤怎么治疗效果好
- 2025-01-13脑出血还有救吗
- 2025-01-08脑血管瘤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2025-01-04缺维生素b2的典型症状
- 2024-12-31上环会不会导致经期延长
- 2024-12-27先天性肺囊腺瘤是不是良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