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有哪些治疗误区

举报/反馈2023-08-08 07:02

青光眼是以进行性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为主要特点的一类眼部疾病,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增高和视神经供血异常等因素有关。临床上的治疗误区比较多,例如青光眼使用药物治疗,误区常见于使用激素类药物、高渗剂型、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等。

1、激素类药物:例如醋酸泼尼松、甲泼尼龙等,此类药物均可在短时间内引起眼压升高,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监测眼压,如果眼压控制不佳,则需要及时更换药物;

2、高渗剂型:如甘露醇、山梨醇等,甘露醇主要通过渗透性利尿的原理,使组织脱水消肿,降低眼压。山梨醇的作用机制与甘露醇相似,但起效较慢,作用时间较长,多用于降眼压的治疗;

3、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如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等,通过阻断β受体,可阻断α受体作用,使房水生成减少,房水外流减少,从而降低眼压;

4、碳酸酐酶抑制剂类药物:如乙酰唑胺、醋甲唑胺等,此类药物可抑制房水生成,但也可使房水流出受阻,从而降低眼压。

此外,上述药物均有一定的禁忌证,例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极浅、房角狭窄的患者,均不宜使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因此,青光眼的患者应及时就诊,选择更合适的治疗药物。青光眼的患者除选择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例如虹膜根切术等。若药物、手术治疗效果均不佳,还可选择眼外引流手术等。在日常生活中,此类患者应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过度用眼,以免加重病情。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权威医院 同城医院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