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溶血性隐血是什么意思
举报/反馈2024-09-08 11:34
非溶血性隐血是指尿液中存在少量未破裂的红细胞,但不足以使尿液呈现红色,是尿液分析中的一种异常情况。
非溶血性隐血可能是由于肾脏损伤、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导致的。这些疾病可引起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得红细胞进入尿液而形成隐血现象。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尿路感染时,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尿液微量蛋白检测、B超检查等方式来评估肾脏功能和泌尿系统状况。治疗取决于病因,例如,尿路感染引起的非溶血性隐血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如果是肾结石,则需要通过手术方式移除结石,如经皮肾镜取石术。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体内废物的排泄,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相关文章
- 2025-02-15继发性肺结核病的六种类型
- 2025-02-11心绞痛要长期服药吗
- 2025-02-07阴囊上白色皮屑很痒怎么回事儿
- 2025-02-02股骨头骨折保守治疗多久可以坐起来
- 2025-01-29肝硬化晚期合并症
- 2025-01-25胸腔纵隔肿瘤是什么病症状引起的
- 2025-01-21小儿胃肠感冒发烧一般几天能好
- 2025-01-16肺部气肿有哪些治疗办法
- 2025-01-11头晕恶心想吐出虚汗什么原因造成的
- 2025-01-07脑梗死和小脑萎缩是一种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