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型肝炎是什么
举报/反馈2024-10-17 11:48
急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引起的肝脏炎症反应,通常病程小于6个月。
急性乙型肝炎是由HBV感染导致的肝脏细胞损伤。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产生应答,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典型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还可能伴随黄疸、发热以及尿液颜色改变等症状。
诊断急性乙型肝炎通常需要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肝功能测试、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分析以及腹部超声波检查。
针对急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是休息与支持性疗法,如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药物以缓解症状。对于有症状且ALT持续升高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情进展。
患者应避免饮酒,保持均衡饮食,定期监测肝功能,确保充足的休息,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
相关文章
- 2025-02-17亚急性红斑狼疮多久会消退
- 2025-02-1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化疗的副作用
- 2025-02-09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范围及术式是什么
- 2025-02-04粉碎性膝盖骨折怎么办恢复快一点
- 2025-01-31怀孕偏右侧宫角正常吗会流产吗会流血吗
- 2025-01-27右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症状有哪些
- 2025-01-22移植过后宫缩会着床吗
- 2025-01-18急性呼吸道感染传不传染
- 2025-01-14甲状旁腺减退症状电解质异常
- 2025-01-09手足口病会起疱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