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状细胞贫血病
举报/反馈2024-08-21 12:13
镰状细胞贫血病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由于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分子结构异常导致红细胞形成镰刀状,使其变得僵硬和脆弱,在血管中易被破坏而引发溶血。
镰状细胞贫血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血红蛋白β链氨基酸序列改变,使得血红蛋白S(HbS)产生。
这种异常的血红蛋白在低氧条件下会形成不规则的镰状形状,影响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导致其容易破裂。患者可能出现间歇性疼痛、疲劳、呼吸困难等症状。此外,还可能伴随黄疸、尿色深黄等现象。
为确诊镰状细胞贫血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分析、高场强核磁共振成像(MRI)以及骨髓活检等检查项目。该疾病的治疗通常包括输血、药物缓解症状以及预防感染。对于严重贫血或器官损伤,可考虑骨髓移植。
患者应避免处于缺氧环境,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止血液黏稠,确保均衡饮食,富含铁质与叶酸的食物如菠菜有助于改善贫血状况。
相关文章
- 2025-02-12男性秃顶植发有用吗
- 2025-02-07孩子上颚疼痛吃什么药好得快
- 2025-02-03急性宫颈糜烂的症状有哪些
- 2025-01-30骨结核可以做按摩吗
- 2025-01-26孩子是否畸形几个月可以排除畸形
- 2025-01-21乳腺癌早期症状?
- 2025-01-17小儿脊髓栓系严重吗
- 2025-01-12胃萎缩会不会传染
- 2025-01-08卤门膨隆是什么意思
- 2025-01-04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典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