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阻塞性肠系膜缺血
举报/反馈2024-08-22 11:56
非阻塞性肠系膜缺血是指由于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肠管功能障碍,但不伴有肠管完全性梗阻。
非阻塞性肠系膜缺血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或其他原因引起肠系膜血管狭窄或痉挛,导致肠道供血减少甚至中断。
这使得肠道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而出现缺血现象。典型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引发休克、昏迷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的情况。
确诊通常需进行腹部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以评估血管状况。此外,医生可能会安排实验室检查如电解质分析和D-二聚体检测。治疗可能包括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对于急性发作,可能需要紧急手术干预,如肠切除术。
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食物,保持规律饮食,定期体检并监测血压、血脂水平,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
- 2025-04-12女性盆腔炎怎么引起的呢?
- 2025-04-04肘关节脱位石膏固定后常出现的并发症有哪些
- 2025-03-25黄热病属于哪一类传染病类型
- 2024-08-06500度近视手术大约多少钱
- 2024-08-07胎膜早破多久必须生
- 2024-08-03癫痫病的人不爱睡觉
- 2024-08-04喝黄芪水治银屑病吗
- 2025-03-19肝肾综合征的体征或症状是什么
- 2025-03-10宫颈息肉用药后出血正常吗会复发吗
- 2025-03-04宫颈息肉出血的症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