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是什么意思
举报/反馈2024-10-11 10:55
新生儿溶血是指母子血型不合导致的一种免疫反应,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红细胞破坏,出现黄疸、贫血等症状。
新生儿溶血是由于母亲与胎儿之间存在血型抗原不相容的情况引起的免疫反应。当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同时,会产生一种称为IgG抗体的免疫球蛋白,这种抗体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攻击胎儿的红细胞,导致其破裂和溶解。溶血可能导致胎儿或新生儿出现黄疸、贫血、水肿等症状。黄疸是因为胆红素水平升高,贫血则由红细胞破坏引起,水肿可能与液体潴留有关。
确诊新生儿溶血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血生化、Coombs试验等检测。其中,Coombs试验可直接检测血液中的不完全抗体,以确定是否存在溶血现象。治疗新生儿溶血的主要目标是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减少核黄疸对婴儿的影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光疗、换血疗法以及使用静脉注射白蛋白等。
新生儿出生后应密切监测其黄疸发展情况,避免过度日晒,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同时,家长还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确保其得到足够的休息和营养。
相关文章
- 2025-02-11肺结核不宜吃哪些水果
- 2025-02-07肺鳞癌中期生存期
- 2025-02-03肌肉萎缩是什么病?
- 2025-01-30间歇性外斜视可以自己恢复吗
- 2025-01-25消化道症状有哪些症状
- 2025-01-21上眼睑肿了挂什么科室检查
- 2025-01-17宫缩痛缓解了还能注射间苯三酚吗
- 2024-11-21二个月做无痛人流伤害大吗
- 2025-01-12盲肠肿瘤的症状是什么引起的呢
- 2025-01-08眼睑炎症引起的眼肿怎么解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