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举报/反馈2024-10-24 12:02
双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指在下肢动脉壁上形成脂质沉积物,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的疾病。
双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由于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导致下肢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进而影响血流动力学变化。病变部位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沉积,加速了斑块的进展。患者可能经历跛行、间歇性跛行、足部皮肤苍白或出现静息痛等症状。长期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肢体末端组织缺血坏死,严重时甚至需截肢。
常规体检可发现踝肱指数降低,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心脏功能和瓣膜情况;CTA或MRA能够显示下肢动脉的详细结构。针对双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降脂药他汀类等以及手术治疗如经皮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选择治疗方法应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和病变程度。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以预防并控制上述风险因素。饮食上宜低盐、低脂、高纤维,避免过度摄入糖分,保持均衡营养。
相关文章
- 2025-01-31间歇性精神障碍综合症能治好吗
- 2025-01-27膀胱尿道异物的症状是什么意思男性吃什么药
- 2025-01-22神经精神紊乱吃什么药好
- 2025-01-18关节游离体是什么意思
- 2025-01-14少精症可以怀孕么男性
- 2025-01-09胸椎管狭窄手术成功率大吗
- 2025-01-04耳朵失衡引起的眩晕
- 2024-12-31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有哪些
- 2024-12-27感染性心内膜炎贫血属于什么贫血类型为
- 2024-12-23脸部肉跳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