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类肾结石是怎么引起的

举报/反馈2023-09-04 21:55

感染肾结石可能是由尿路梗阻、尿液浓缩、尿路感染、代谢异常、长期卧床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尿路梗阻

当存在尿路梗阻时,如结石肿瘤等,会导致尿液流动受阻,尿液中的钙盐等物质沉积而形成结石。对于尿路梗阻导致的感染性肾结石,需要及时解除梗阻,例如通过手术切除结石或移除堵塞物。

2.尿液浓缩

如果患者饮水过少或者排汗过多,会导致体内水分减少,尿液浓度增加,从而促进结晶体的形成和沉淀,进一步发展为肾结石。针对尿液浓缩引起的肾结石,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缓解症状,建议患者多喝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

3.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会引起炎症反应,炎症细胞和因子刺激尿路上皮细胞,使上皮细胞脱落进入尿液中,与尿液中的矿物质结合形成晶体,进而可能形成肾结石。抗生素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细菌感染,防止病情进展。常用药物包括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等。

4.代谢异常

代谢异常可能导致身体内某些物质的水平过高或过低,这些物质可能会促使肾结石的形成。纠正代谢异常可能是预防和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关键步骤之一。这可能需要改变饮食习惯或服用特定的补充剂,如维生素B6。

5.长期卧床

长期卧床会导致尿液在膀胱中滞留时间延长,增加了尿液中的矿物质浓度,有利于结石的形成。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定时翻身和适当活动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尿液滞留的风险,降低肾结石的发生率。

此外,建议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以监测肾结石的变化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摄入高草酸食物,如菠菜、甜菜,以减少草酸钙结石的风险。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权威医院 同城医院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