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光敏性皮炎
举报/反馈2024-09-04 13:31
外源性光敏性皮炎是由日晒后皮肤对特定外源性物质产生过敏反应所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
外源性光敏性皮炎是由于皮肤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补骨脂素类化合物后,在紫外线照射下导致机体产生过度免疫应答,从而引发炎症反应。
典型表现为日晒后数小时至24小时内出现皮肤红斑、水肿、瘙痒等症状,严重者可伴有水疱、渗出等。
可以通过血常规、尿常规以及皮肤点刺试验来辅助诊断。其中,血常规和尿常规可以检测患者是否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情况;而皮肤点刺试验则能够确定患者是否对特定的光敏物质过敏。外源性光敏性皮炎通常采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重症病例可能需要口服激素如泼尼松治疗。
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尤其是在烈日当空时。使用防晒霜是必要的预防措施,选择SPF30+以上的广谱防晒霜,并确保正确涂抹并及时补涂。
相关文章
- 2025-02-14排恶露一般要多久干净
- 2025-02-10肺炎的轻症状有哪些症状
- 2025-02-05乳突炎是怎么引起的与外伤有关吗吃什么药好
- 2025-02-01腹部淋巴瘤治疗后会缩小么
- 2025-01-28急性呼吸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是什么
- 2025-01-24怀孕初期肚子疼一阵一阵的怎么回事儿
- 2025-01-19呼吸道感染什么不可以吃
- 2025-01-15宝宝支原体感染咳嗽一个月了还不好
- 2024-08-14用完祛痘膏脸上有白斑
- 2025-01-10胃窦炎多久能癌变转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