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检测方法

举报/反馈2023-08-01 08:05

屈光不正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散瞳验光、裂隙灯检查、验光检查、眼轴长度检查等。如果需要进行屈光不正的治疗,建议患者前往正规医院,经过专业检查后,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散瞳验光:一般是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等睫状肌麻痹剂,使睫状肌麻痹,从而暴露出眼睛真实的度数,继而进行验光检查,确定是否存在屈光不正的情况;

2、裂隙灯检查:主要是应用裂隙灯显微镜放大10-40倍,在裂隙灯下观察晶状体的前后面、上面、下面甚至整个晶状体的前面曲率,可以判断出患者是否存在散光以及散光的度数;

3、验光检查:一般是先使用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等药物麻痹睫状肌,然后再使用聚乙烯醇滴眼液等药物放松睫状肌,使瞳孔散大,从而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屈光不正的情况;

4、眼轴长度检查:人体的眼轴长度是从眼球的前后径测量,可以判断出患者的眼睛长度,继而判断屈光不正的类型,常见的眼轴长度为24mm、30mm等。如果眼轴长度较长,可能会导致近视度数加深。

除上述检查外,还可以进行眼底检查、角膜曲率检查等。屈光不正一般是指外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此时视网膜成像不清晰,需要通过调整焦点位置以及聚焦点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如果存在屈光不正的情况,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眼,避免在昏暗的环境下看书或者玩手机,以免导致视疲劳,引起屈光不正加深。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