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什么感染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心脏内膜表面感染性疾病,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和赘生物形成。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致病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等附着并繁殖于受损的心内膜上,产生微小血栓或赘生物,导致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这些微生物可能通过受损的心脏结构进入血液循环,在
心内膜处定居并引起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症状包括发热、疲劳、关节疼痛、皮肤苍白、呼吸困难以及心脏杂音增强。由于感染可能导致瓣膜损害、心肌损伤或心律失常,所以会出现上述典型症状。
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需要进行超声心动图、血培养和其他实验室检测。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脏结构异常和赘生物的存在;血培养是在特定时间点采集血液样本以鉴定致病菌。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需根据血培养结果选用敏感药物,例如青霉素、万古霉素等。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如瓣膜修复或置换术。
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心脏健康,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并及时治疗已知的心脏疾病。对于存在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定期体检和监测心脏状况至关重要。
- 2025-01-31输尿管中下端结石可以体外碎石吗?
- 2025-01-27脑癌症晚期死前征兆有哪些呢
- 2025-01-22腕管综合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幼儿会得吗
- 2025-01-18骨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 2024-10-17何为交感性眼炎
- 2024-09-04平均细胞体积高怎么回事
- 2025-01-14血糖高吃什么食物调理
- 2025-01-09风寒感冒的特征及治疗方法
- 2025-01-05排卵期小腹隐隐作痛出血正常吗
- 2024-12-31慢性吸入性肺炎的症状和体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