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述
举报/反馈2023-08-10 02:03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计数减少、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产生抗血小板的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而引起的一种血液系统疾病。这些自身抗体与巨核细胞合成的血小板表面抗原发生交叉反应,使血小板寿命缩短,从而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瘀点、瘀斑、鼻衄、牙龈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口腔黏膜、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大出血,甚至颅内出血。
通常会建议进行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以及凝血功能测定等。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观察到血小板计数偏低;骨髓穿刺有助于评估造血功能是否异常;凝血功能测定则能判断是否存在凝血障碍。该疾病可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病情,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类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以及环孢素A等免疫抑制剂。对于重度出血或无法耐受口服给药者,可遵医嘱使用静脉注射人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出血风险,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感染,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操作,以防诱发或加剧出血现象。
相关文章
- 2025-01-30吃东西腮部疼痛怎么缓解疼痛呢女生
- 2025-01-26过敏性紫癜都会引起肾脏损害吗怎么治疗
- 2025-01-22急性荨麻疹反复几天能好
- 2025-01-17腹膜后肿瘤是绝症吗严重吗能治好吗
- 2024-08-25肝破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2025-01-13韧带撕裂手术后多久可以恢复
- 2025-01-12双下肢动脉硬化症
- 2025-01-08肾炎尿血是什么症状
- 2025-01-04人身体缺蛋白是怎么回事
- 2024-12-31宝宝缺锌的孩子有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