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是怎么得的病症
反流性食管炎可能是由胃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胃排空延迟、食管蠕动功能减弱、食管裂孔疝、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胃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
胃食管下段括约肌是连接胃和食管的一条肌肉环,其作用是防止食物和胃酸倒流回食管。当括约肌功能失调时,会导致其无法正常关闭,从而引起胃酸和消化液逆流入食管,导致炎症。可以考虑使用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片来改善食管运动功能,进而缓解症状。
2.胃排空延迟
胃排空延迟是指食物从胃中排出到十二指肠的时间延长,这使得胃内压力增加,可能导致胃内容物逆流至食管。胃排空延迟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胃部手术后、糖尿病等。针对此病因,可选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
3.食管蠕动功能减弱
食管蠕动功能减弱意味着食管收缩和推进食物的能力下降,使胃内容物更容易回流到食管。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年龄增长、肥胖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等。
4.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的情况发生,增大了贲门处的压力差,容易造成胃内容物向上的反流。对于较小的裂孔疝,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来进行管理,如减少摄入高脂肪、辛辣食物,饭后适当活动等;若裂孔较大,则需要手术修复。
5.长期使用某些药物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抗抑郁药等,可能会降低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导致胃酸逆流。如果发现是由药物引起的,应咨询医生是否可以更换为相同疗效但不会诱发GERD的替代药物。
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特别是睡前3小时内不宜进食过多,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 2025-01-31舌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腻有裂纹怎样调治
- 2025-01-26痛经怎样躺着缓解疼痛呢
- 2025-01-22呼吸道支原体感染多久能好转
- 2025-01-18孩子脑瘤什么症状
- 2024-09-21缺碘吃什么
- 2025-01-13肝内钙化灶可以消失吗
- 2025-01-13女性子宫内膜厚有什么危害
- 2025-01-09得了肺炎的人可以吃黄芪和枸杞茶吗
- 2025-01-04风热感冒是不是热的
- 2024-12-31什么病能引起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