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继发乳糖不耐受
举报/反馈2024-11-06 12:15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是由于小肠黏膜损伤导致乳糖酶减少或缺乏而引起的消化吸收障碍。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是因为小肠黏膜损伤导致乳糖酶分泌减少或丧失活性,无法有效分解乳糖。未被水解的乳糖会直接进入大肠,刺激肠道产生气体并引起腹泻等不适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腹泻、腹部绞痛等症状,在
摄入含乳糖食物后尤为明显。
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评估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氢呼气测试或乳糖耐量试验来确定个体对乳糖的耐受程度。治疗通常包括避免食用含有乳糖的食物以及使用乳糖酶制剂来帮助分解乳糖。对于严重症状,医生可能还会开具处方药物如抗生素或抗炎药以减轻炎症反应。
患者应调整饮食习惯,限制乳制品摄入,特别是未经发酵的乳制品,如牛奶和奶酪,以减少乳糖摄入。必要时可咨询营养师制定特殊配方食品,确保营养均衡。
相关文章
- 2025-02-02右侧胯骨疼连带大腿疼吃什么药好
- 2025-01-29唇裂修复的理念是什么
- 2025-01-25输尿管损伤做什么检查能查出来
- 2025-01-20甲状腺恶性的话严重吗
- 2025-01-16黑棘皮病与肥胖的关系是什么
- 2025-01-11双子宫能不能要孩子
- 2025-01-0721三体综合症是什么意思
- 2025-01-03左边头一阵一阵抽疼还想吐
- 2024-12-29小儿厌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2024-12-25先天性直肠瘘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