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动脉瘤的介入技术
周围动脉瘤的介入技术是利用导管和微小球囊在无创或微创条件下对病变部位进行扩张和修复的一种治疗方法。
周围动脉瘤是由动脉壁结构完整性受损导致局部异常膨出形成的血管壁病变。
这些病变通常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关,可因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增加破裂风险。周围动脉瘤的症状可能包括搏动性肿块、疼痛、肢体麻木或颜色改变。当瘤体压迫神经时,还可能出现刺痛感或烧灼感。
为了诊断周围动脉瘤,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心动图以评估动脉瘤大小和位置,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来详细观察动脉瘤形态及其血液供应情况。周围动脉瘤的介入治疗通常采用经皮穿刺法,在影像引导下将微型球囊送至动脉瘤处进行扩张。常用的药物有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用于预防血栓形成;严重者需手术切除并重建受影响的动脉。
患者应避免吸烟和过度摄入盐分,保持规律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水平,以减少周围动脉瘤的风险。
- 2025-02-03后脑勺一阵一阵的痛像拉扯神经
- 2025-01-30急性细菌性胃肠炎和直肠壁增厚
- 2025-01-26宫颈粘液分泌过多
- 2025-01-21多发卵巢囊肿是怎么回事
- 2025-01-17急性腰扭伤一般无以下症状或体征的是
- 2024-10-19儿童尿检血红细胞偏高的原因
- 2025-01-1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辅助检查是什么
- 2025-01-12胎儿窘迫的常见原因
- 2025-01-08慢性鼻炎的症状有哪些
- 2025-01-04肝胆有毛病挂什么科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