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的疾病
举报/反馈2024-10-16 11:18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血液供应减少,导致心肌细胞缺氧和/或能量代谢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
心肌缺血通常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引起的心脏供血不足。当心脏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时,会导致心肌细胞功能受损甚至死亡。典型表现为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还可能伴随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诊断心肌缺血的主要检查包括心电图、负荷试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冠脉造影术。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现是否存在血管狭窄或其他异常情况。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其原因与程度。药物治疗常使用抗凝药如阿司匹林以预防血栓形成,扩张冠状动脉的硝酸酯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可用于缓解心绞痛。对于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是常用手段。
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运动,均衡饮食并定期体检,以减少心血管风险。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心肌缺血。
相关文章
- 2025-02-13肝肾综合征患者肾脏的病理改变是什么意思
- 2025-02-09大便必须靠开塞露
- 2025-02-05呛到了会得肺炎吗小孩
- 2025-01-31宫腔有积液怎么排出
- 2025-01-27甲减是什么症状怎么查
- 2025-01-23心肌缺血 有什么症状
- 2025-01-18肝细胞癌的恶性程度
- 2025-01-14绿色豆腐渣分泌物痒无异味
- 2025-01-09上眼皮肿是怎么回事
- 2025-01-05脑血管破裂有什么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