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动过缓的原因及危害

举报/反馈2024-09-04 10:34

老年人心动过缓可能是由高血钙、甲状腺功能减退、颅内压增高、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等病因引起的,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导致供血不足。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老年人心动过缓的原因及危害

1.高血钙

高血钙会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受到影响,引起窦房结起搏频率降低,从而导致心动过缓。针对高血钙引起的心动过缓,可以考虑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进行治疗。

2.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影响了心脏的代谢和收缩力,进而出现心动过缓的情况。治疗甲功减低通常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例如左旋甲状腺素钠片。

3.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对心跳的调控异常,进而导致心动过缓的发生。对于颅内高压所致的心动过缓,常采用降颅内压药物治疗,如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等。

4.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或中断,导致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急性疾病。当心肌细胞受损后,其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可能导致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继而引起窦房结功能障碍,表现为心动过缓。心肌梗死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以改善病情。

5.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时,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影响了大脑的血液供应,此时为了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心脏会通过减慢心率来降低血压,因此会出现心动过缓的现象。脑动脉硬化的治疗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同时配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片等药物稳定斑块,延缓病情进展。

建议定期监测心律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心动过缓的程度和变化;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安排超声心动图、电解质分析等检查,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排除潜在的电解质紊乱。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