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黏度什么意思
举报/反馈2024-08-19 12:52
血液黏度指的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大小,反映了血液的浓稠程度。
血液黏度增加主要是由于红细胞数量增多或血浆蛋白含量增高所致。
高红细胞计数导致红细胞聚集,而血浆蛋白则会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使水分从血管壁渗出到组织间隙,进一步导致血液浓缩。血液黏度升高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皮肤苍白、手脚麻木等现象。
血液黏度可以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查来评估,包括全血比粘度、血沉率、纤维蛋白原定量等项目。改善血液黏度通常需要针对其原因进行处理。如缺水引起的可补充水分;高血脂者可通过饮食调整如低脂饮食或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水平。
患者平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避免暴饮暴食,同时还要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健康。
相关文章
- 2024-12-23慢性咽炎咽喉痒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 2024-12-18水蛭外用治疗跌打损伤有效吗
- 2024-12-14慢性胃炎伴胃窦糜烂严重吗?
- 2024-12-10为什么来月经的时候血很少
- 2024-12-06食管癌的早期症症状是什么意思
- 2024-12-01慢性萎缩性胃炎会胸闷胸痛吗
- 2024-11-30脑梗跟血栓是一样的病吗
- 2024-11-26慢性肺炎可以喝蜂蜜水吗
- 2024-11-22女性尿道口肿了怎么办
- 2024-11-18舌头干喝水也不缓解,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