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能恢复正常吗

举报/反馈2023-08-07 04:27

通常情况下,肌肉萎缩不能恢复正常,但对于部分废用性肌肉萎缩、营养不良性肌肉萎缩、神经元性肌肉萎缩等,可通过治疗得到部分恢复或恢复至正常状态。建议肌肉萎缩的患者,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1、废用性肌肉萎缩:由于人体各部分骨骼肌的运动功能下降,导致机体部分肌肉萎缩,此时通过运动训练提升肢体的肌力,可使部分肌肉恢复正常,但对于其他部分的肌肉,通常无法恢复正常;

2、营养不良性肌肉萎缩: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可由于机体营养供应不足,导致部分肌肉萎缩。此类患者通过补充营养,如适当进食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可以使营养不良性肌肉萎缩得到恢复;

3、神经元性肌肉萎缩:由于神经元受到损伤或病变,导致全身肌肉出现萎缩,此时可使用维生素B族、辅酶Q10等营养神经的药物,以及进行神经电刺激、高压氧治疗等,有助于神经元功能的恢复,可使部分患者的肌肉萎缩得到恢复;

4、其他情况:由于肌炎多发性肌炎、外伤等因素导致的肌肉萎缩,由于原发疾病较难治疗,故患者的肌肉萎缩通常较难恢复正常。但可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对于恢复部分肌肉力量有一定的帮助。

由于肌肉萎缩属于长期疾病,故患者需要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应树立治疗信心。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适当运动,均有助于症状恢复。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权威医院 同城医院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